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聽障女童站台講故事


明報 2011-8-28

「今日我要講一個同硬幣有關的故事……」8 歲的恩恩昨日站在台上,流暢地念着她和爸媽練習了好幾天的小故事。恩恩看來和一般小朋友無異,仔細一看才發現她雙耳掛上助聽器。恩恩患有先天極度嚴重弱聽, 雖然她並非啞, 但因聽障,她難以學習正確發音,學說話的路走得比別人漫長和艱難。家人帶她接受專門為聽障兒童而設的說話訓練,令她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聊天、撒嬌、講故事。


恩恩出生時,母親李太不覺得女兒有異樣,只是「叫極都唔應」。一次家中的氣球爆了,恩恩居然不哭也不驚,令李太開始懷疑女兒聽覺有問題。到恩恩7 個月大時接受健康院檢查,聽覺測試不合格,李太感到很徬徨: 「心想死梗啦,還以為她聽不見,就不會說話。」

教二百次才講第一個「A」

在健康院護士介紹下,李太抱着半信半疑的態度帶女兒到專門訓練弱聽兒童的宣美語言及聽覺訓練中心。看着學員和導師對答如流,「你今日在茶樓吃什麼? 」「腸粉、蝦餃、燒賣。」李太決定讓女兒接受訓練,每周上4 堂,經過密集式課程,恩恩終在3 個月後學會第一個發音: 「A」。李太形容這個發音是她期待已久,教了一、二百次才成功講出一次,恩恩其後再學習其他聲韻母,發展至單字、片語,有能力入讀普通幼稚園和小學。

今年升小三的恩恩,仍維持一星期一堂訓練。李太說,從前只擔心女兒的成長路比其他人落後: 「看見其他小朋友學寫字,恩恩還在學發音; 其他小朋友向家長『駁嘴』, 恩恩還在學打招呼。」現在,她可以和其他家長一起討論女兒學業的情况。

聽說話看嘴形禁手勢溝通

被稱為「校長」宣美語言及聽覺訓練中心總幹事龐劉湘文表示,中心成立30 年,曾協助139 名聽障學員由特殊教育返回普通學校上課,部分更打破溝通障礙升讀大學。

「聽障不等於啞,他們的聲帶沒有問題。」因此要把握幼兒3 歲前學發聲的黃金階段,訓練他們戴上助聽器後聽說話、看嘴形,甚至靠感覺學發音,唯一嚴禁導師和學員的,是用手勢溝通: 「明明可以說話,為什麼要用手語?」

她透露目前政府只批准中心收6 歲以下的學員,才可獲資助。她希望政府擴大資助範圍,讓更多聽障兒童受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