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誕生在無聲的世界」

台灣蘋果日報 | A11 | 頭條要聞 2010-08-02

平均每1千個新生兒,就有6人出生在「無聲的世界」裡。

快滿5歲的亞蘴(音同風),是爸媽摯愛的小女兒,上有一個哥哥。但爸媽享受小女兒報到的喜悅不久,自費幫女兒做新生兒篩檢,卻發現女兒先天聽障。亞蘴媽媽回憶,聽到檢查結果時,「我很震驚,不太相信。 想起么女可能一輩子活在無聲世界裡,簡直是青天霹靂。」
幸好亞蘴一出生就發現聽障,滿6個月大就戴助聽器。媽媽為了把握3歲前的早療黃金期,決定辭去工作當專職媽媽,陪著亞蘴到雅文兒童聽語基金會去上課、自己也學著在家裡如何幫助女兒。現在亞蘴的口語能力,已和同齡小孩相去不遠,活潑可愛。

不過亞蘴媽媽說,儘管亞蘴6個月大就開始配戴助聽器,但因她是前庭導水管擴大症引起的聽障,聽損嚴重程度會起伏變化,而且一般都是隨著年紀增長、聽力越差,亞蘴目前的聽損狀況已到很嚴重的程度,他們正打算要讓亞蘴開刀裝置人工電子耳。

買電子耳需80萬

現年3歲、家住宜蘭羅東的可昕,和亞蘴一樣有前庭導水管擴大症,但因發現時間較晚,戴助聽器的效果不理想,她已開刀戴人工電子耳。可昕阿嬤說,可昕出生時,沒有做新生兒篩檢,家人直到她1歲多,發現家裡的大門被狂風吹得猛然關上時,都被「砰!」地關門聲響嚇一大跳,可昕卻毫無反應,更不會說話,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她是聽損兒。

可昕阿嬤說,因為發現得晚、可昕戴助聽器1年多,聽力矯正的狀況仍很不理想,家人百般猶豫、擔心,還是在4個月前讓可昕開刀植入人工電子耳。阿嬤說,一個人工電子耳要價高達80萬元,幸好政府有部分補助,還有些醫院、基金會的幫助,可昕裝上人工電子耳後,不但聽力大有進展,也會講一些單音和疊字,讓她很欣慰。不過回想6小時的手術過程,可昕阿嬤仍難過得紅了眼眶。

聽力師馬英娟指出,新生兒出生前2個月,在媽媽腹中已有聽覺,這也是為什麼坊間有這麼多的胎教音樂;新生兒一般具備和成人一樣的聽力,但統計約有千分之3的新生兒雙耳聽損、單耳聽損的發生率則是千分之6。她強調,聽損就和近視、遠視一樣,視力受損須戴眼鏡矯正,聽力受損則須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矯正。

早檢查及早因應

家住北市的亞蘴媽媽說,亞蘴戴著助聽器出門,迄今沒遭遇過不友善或異樣的眼光,反而還會熱心提供相關訊息給他們,讓他們倍覺溫馨。

馬英娟提醒,許多準爸媽產檢時都會自費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胎兒的手腳與心臟等發育是否正常,「別忘了用超音波檢查一下耳朵,胎兒如果有小耳症,可及早發現並因應。」記者章倩萍

新生兒聽力篩檢原則
˙滿月前,完成聽力篩檢
˙3個月大前,完成聽力確診
˙確診後1個月內,選戴助聽器
˙6個月大前,開始療育課程
˙3歲時,與同齡孩具相當的聽力

資料來源:雅文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