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人工耳蝸改善聲音接收

明報 | 2010年9月26日

根據威爾斯親王醫院「人工耳蝸內植小組」網頁,人工耳蝸是一套電子裝置,主要分為「植入部分」和「外置配件」﹕植入部分包括接收/刺激器及一條能對聽覺神經提供多頻刺激的電極系列,需經手術植入耳蝸內;外置配件則包括傳輸線圈、接收聲音的麥克風,以及言語處理器;其中言語處理器必須根據個別病人的需要,由聽力學家利用電腦編程,方能使用。


不能治癒損壞耳朵

人工耳蝸並不能治癒已損壞的耳朵或聽力,但它能利用先進的儀器,配合手術後的訓練,協助病人有更好的聲音接收和語言理解。

威爾斯親王醫院耳鼻喉科副顧問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助理教授林傳廣醫生表示,外置配件有一片磁石,負責將電流信號傳到植在頭皮下的另一個組件,再把信號透過耳蝸內的電極刺激神經,令腦部接受信息,讓患者聽到聲音。

幼兒做手術效果佳

當病人患有嚴重或深度弱聽,而助聽器對其聽力及溝通的幫助有限時,便應考慮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幼兒期是學習言語溝通的黃金期,對幼兒來說,弱聽的時間愈短,手術後的康復成效便會愈高。

林傳廣表示,威爾斯親王醫院自1996年成立耳蝸內植計劃以來,已成功為約280名成人及兒童進行相關手術,「絕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以改善聽力,正常發展語言溝通能力,甚至入讀主流學校。當然,每個手術都有一定風險,也不保證成功,但整體來說,手術風險是相對較低的」。

沒有留言: